茂名市财政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
根据《关于开展2019年度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》(茂财绩函〔2020〕10号)要求,我单位及时布置自评,明确分工,落实责任,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工作,经查阅、核实有关账务及项目等执行情况,填写自评表格,形成本评价报告。现将2019年度(单位名称)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如下:
一、部门基本情况
(一)部门职能
市财政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,为正处级。市财政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,按照省委和市委工作要求,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。主要职责是:拟订全市财税发展规划、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。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、税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,起草全市财政、财务、会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,并监督执行。负责管理全市各项财政收支。负责组织起草地方税收政策及调整方案。负责国库集中收付管理、市级财政资金调度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。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政策。牵头编制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。负责审核并汇总编制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,制定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方法,收取市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。负责审核并汇总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,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有关资金(基金)财务管理制度,承担社会保险基金财政监管工作。组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,开展市级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、绩效运行监控、绩效评价、结果应用,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、负责管理全市会计工作、完成市委、市政府和省财政厅交办的其他任务。
(二)设置机构及人员情况
机构设置:2019年度茂名市财政局共7个独立核算单位,分别是:茂名市财政局(本级),茂名市国库支付中心、茂名市投资审核中心、茂名市财政信息中心、茂名市公物管理中心、茂名市公费医疗服务中心、广东省会计函授职业技术学院茂名辅导站。
茂名市财政局内设机构:办公室、法规税政科、预算科、预算编审科、国库科、综合科、政府债务管理科、行政科、政法科、科教和文化科、经济建设科、工贸发展科、农业农村科、资源环境科、社会保障科(市社会保险基金财政管理办公室)、资产管理科、金融与国际债务管理科(市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)、会计科、政府采购监管科、绩效管理科、监督科、人事教育科、机关党委。
人员情况:截至2019年年末行政、事业在职人员136人,退休人员58人,离休人员1人,聘用人员37人。
(二)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
年度总体工作任务: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财政厅的指导支持下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主动担当作为,勇于攻坚克难,全力落实市委“1+4+6”工作部署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重点支出保障有力,重大政策落地生根,为茂名加快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、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,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。
年度重点工作任务:
1.加强财政收支管理,保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。一是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在合理区间,提振稳增长信心。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。三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。
2.坚决落实中央政策要求,做好“三保”保障工作。一是及时足额发放行政、参公及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(含教师)人员工资福利,各级各地没有发生拖欠情况。二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运转的经费需求,同时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、压减幅度超过10%。三是全力保障民生政策落地落实,全市民生支出379.72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.0%,各项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;全市拨付省十件民生实事市县配套资金18.33亿元,支出进度位居全省前列。
3.积极支持“融湾建带”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全市人民关心关注、事关我市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氢能产业项目资金筹措工作。二是财政投入科技和产业资金,设立创新创业基金、撬动社会资金,支持“六大主导产业”发展,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,支持优势产业项目发展。三是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。四是推进城区扩容发展, “四城同创”扎实推进,集中力量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。五是安排招商引资、外贸发展、旅游发展、金融机构奖励等专项资金,深化对外经贸合作,支持举办沿海经济带发展大会、北京世园会·茂名投资推介会等高规格招商会。
4.精准发力,坚决支持和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。一是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,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管理,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。二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三是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。
5.突出补短板兜底线,切实保障民生支出。一是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。二是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工作。三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。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。五是加强公共安全投入,增强人民安全感。
6.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支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。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。二是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工作,统筹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。三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。四是加快推进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。五是财政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,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。六是投入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中小河流治理、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改造、千里海堤加固达标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。
7.深化财政管理改革,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。一是全市完成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。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。三是全面加强库款管理。四是加强财政监督。五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。六是提高投资审核工作水平。七是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。八是深化财政“放管服”改革。
8.深化全面从严治党,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。一是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,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。二是以更加牢固的使命意识,发挥好党组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的重要作用。三是以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,全面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。四是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,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。五是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措施,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
(三)部门整体支出情况
1、2019年度部门总体收入情况(按收入来源)
2019年度,我局财政拨款收入55,591,388.34元,来源于财政补助收入。
2、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(按支出类型、功能分类等)
2019年度总支出44,098,881.73元。其中:基本支出39,870,806.89元;项目支出4,228,074.84元。
3、三公经费支出情况
我局2019年度支出公务接待费支出81870.00元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94184.13元,因公出国(境)费0万元,会议费支出185000元。
二、绩效自评情况
(一)自评结论。
按照《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分表》的评价指标,我局进行了认真的自评分析,经研究,我局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为98分。
(二)部门整体支出绩效
1、工作绩效(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)
2019年,全市财政干部贯彻“不为困难找借口,要为成功找方向”的理念,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工作布局,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克服经济下滑、减税降费等不利因素影响,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,在保持财政收支平稳增长的基础上,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、三大攻坚战、“三保”、“六稳”等党中央决策部署,多方筹资支持产业、科技、交通、城建等重点项目建设,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,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和财政风险防控水平,有力服务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
2、资金使用绩效
在2019年度,我局严格预算支出管理,各项工作完成及时,并落实到位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较好完成了2019年履行职能职责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,整体支出完成情况较为理想,总体上达到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。本年度,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财政干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砥砺前行,以获得2018年度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第1名为动力,始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沉着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财政形势,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,市财政局62项次工作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扬,受表扬数量连续7年位居市直单位第1位,财政管理工作绩效、省十件民生实事市县资金支出进度、县级“三保”预算保障、盘活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占比、盘活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占比、地市部门决算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工作考核在全省名列前茅。
(三)部门整体支出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
1.存在问题
一是项目统筹协调有待加强。二是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2.改进意见
按照《预算法》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,参考上年度的预算编制、收支执行情况及根据本年度重点工作,细化编制预算,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、严谨性和可控性。在上年支出基础上,结合实际,合理制定全年部门整体支出计划,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依据。严格按照计划执行,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前提下,加快资金使用进度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有效提高我单位的整体支出率。定期开展资金支出进度自查,查找存在问题,及时反馈解决。